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孟母三迁的孟子是谁

孟母三迁的孟子是谁

2023-05-25 15:35 2348浏览

孟母三迁的孟子是孟母的儿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富贵不能淫》。

孟母三迁故事

孟子很小的时候便失去了父亲,他的母亲一直希望孟子将来有所成就,能够报效国家,光宗耀祖。起初母子二人住在墓园附近,年幼的孟子经常和邻居小伙伴一起学大人披麻戴孝、跪拜哭嚎和鼓乐吹打的样子,以此为趣。

孟母看到后,感觉这样的环境不适合孟子成长,便带着孟子搬到集市周围。没过多久,孟子又学起了商家做生意的套数,连杀猪宰羊的把式也模仿得惟妙惟肖。孟子的妈妈知道后,眉头紧皱,又带着孟子将家迁到了学堂附近。

这次,孟子看到学堂里的学生学习诗、书、礼、仪,很感兴趣,经常和小朋友模仿先生教学生演戏周礼。孟母见到孟子的行为后很满意,就把家安置在了这里。在孟母的精心教导下,孟子发愤图强,专心读书,终于成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受到后人的广泛传颂。孟子的母亲更是成为后人教育子女的典范。

孟母三迁的影响

孟母教子的影响特别深远,早在西汉时期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就用有关孟母的故事来解释诗义,刘向的《列女传》中,首次出现了“孟母”这个专用名词。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曾作《孟母颂》,西晋女文学家左芬也作《孟母赞》。

南宋时的启蒙课本《三字经》引证的第一个典故就是“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一普及于封建社会后期的启蒙读物,虽经明、清学者陆续修订补充,而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的故事始终冠于篇首。

山东监察御使钟化民《祭孟母文》赞扬道:“子之圣即母之圣”、“人生教子,志在青紫。夫人教子,志在孔子。古今以来,一人而已。”随着孟母故事的广泛流传,封建统治者也竭力将其塑造成符合其需要的偶像,封建皇帝对其屡加封谥,直到乾隆二年(1737年)加封孟母为“邾国端范宣献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