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进入初一以后过不久就会参加月考,而且地理成绩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总成绩,所以孩子一定要学好这些知识点。但是有的孩子对于这些知识点掌握的并不是很好,所以初一月考地理知识点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初一月考地理知识点
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是球体的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月食;轮船由远驶近,先见船杆后见船身;地球卫星照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等。
4、经线和纬线的区别:纬线,经线(又名子午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5、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有南北之分,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6、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相交的半圆,经线有东西之分,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7、本初子午线位于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厄爪多尔首都基多市中心以北24千米处。
8、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一般以“米”为单位;
(2)同图等距:同一地图,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等高距)相等,取整数;
(3)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但是受图幅限制不一定完全呈现出来;
(4)不交不叠: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是陡崖除外;
(5)密陡疏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9、多变的天气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天气是短时间的大气状况,是易变的;
气候是长期的(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稳定的。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负面影响及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10、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
(2)会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3)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说起地理这门科目,很多人都会有疑问“地理到底是文科还是理科啊?”按规定来说,地理属于文科,当然它也有文科共同的特征,那就是需要大量的去背诵记忆。但是有很多同学都不知道哪些是重点,下面呢就是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1、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2、热带雨林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
3、地形类型有5种
平原:地面平坦,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 下;
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没海拔要求。
4、不同人种的分类
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5、地理中复杂的气候
(1)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在亚欧大陆腹地。
(2)造成亚洲气候特点的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的综合影响。
(3)亚洲东部、南部是世界上季风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典型的地区。
6、东南亚人喜食米饭的原因
①耕地较少,人口稠密,对粮食的需求量大,而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生产劳动力投入大;
②高温多雨的气候有利于水稻的生长;
③本区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
7、亚洲之最
(1)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世界屋脊”);(注:世界面积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世界最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2)世界陆地最高点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43米),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
8、城市分布在河流沿岸的利与弊
有利条件:①提供大量城市建设用地;②为城市生产、生活提供充足的水源;③水运通道;④若城市位于上游,能够利用廉价清洁的水。
不利条件:①河流水患;②河流污染,城市环境恶化。
9、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
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跨国公司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②本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地理这门课程在初二会考之后就不会再进行学习了,所以为了避免在考试时手忙脚乱的复习,孩子最好在初一下学期的时候就做好准备。因此,初一下学期地理知识点总结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它能够帮助孩子大大提高学习和复习的效率。
初一下学期地理知识点总结
1、地理位置
(1)亚洲的半球位置: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但它又同时地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2)亚洲的纬度位置:亚洲大致位于10°S-80°N之间,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3)海陆位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2、海底地形特点
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质演化的结果,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而成为今天的状态。按照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大致可分成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个大单元。
所谓大陆边缘,即大陆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间存在的一个广阔过渡带,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斜坡带,是大陆与海洋连接的边缘地带。全球大陆边缘纵延35万公里,总面积约为80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表面积的15.9%左右。
3、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沿海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内陆地带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及高原山地气候,北部为寒带气候。
(2)欧洲西部主要为发达国家,工业以制造业为主,传统的畜牲业发达,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
4、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非洲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本地区更是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地区。这里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加之人口增长快,因此粮食供应不足是本区普遍遇到的问题。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对粮食和肉类的需求大,人们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以扩大耕地面积,或在草原地区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加剧土地荒漠化,使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5、河流与城市
(1)十字路口的位置: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尤其是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2)地形特点:山河相间、纵列分布。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
学生们在初一接触到了地理这门科目,地理的知识点很多,也比较零碎。要完全的记住,也有一定的困难,随着期末和初二结业的到来,学生的学习任务越来越繁重,希望能在这门科目上给大家节省一些时间,那么初一地理必背知识点有哪些呢?
初一地理必背知识点
1、气候类型
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东南亚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2、地理面积
世界面积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四大洋中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纬度的大洋是北冰洋。
3、地图上的三要素
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4、热带雨林气候特点
全年高温多雨;地中海气候特点:高温时期少雨,低温时期多雨。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5、各气候因素对气温、降水的影响
①纬度因素: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②海陆因素:同一纬度,气温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降水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③地形因素:同纬度山上的气温比山下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6、海陆变迁的原因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7、亚洲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如果降水过多,就可能造成洪涝灾害;反之,降水过少,就可能形成旱灾。因此,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区)雨热同期,使农作物得以旺盛生长,但常受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而发生旱涝灾害,严重威胁着农业生产。
8、气候
气候大部分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特征:终年炎热,干燥少雨),北部地中海沿岸则以地中海气候为主(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主要农产品为长绒棉。
9、工业
工业:自然资源丰富,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力量雄厚,使之成为世界上的工业大国。东北部地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近年来,工业逐渐由东北部向南部、西部发展。
10、地理中各大洲的分界线
①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黑海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②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③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④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11、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
每到初一新生开学之后,就会开始接触各种,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学科,其中一门就是地理。初一的地理还是挺有意思的,可以学到很多之前没有学过的知识,听起来挺简单的,但是学起来还是有点困难的。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认识和学习这门科目,下面是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
初一地理知识点归纳
1、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2、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2003年)。分别是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和墨西哥。
人口最多的是亚洲,人口最少的是大洋洲(除南极洲外);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
3、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4、地理中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5、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6、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7、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影响着人们的吃、穿、住、行及农业生产等方面,气候发生异常,常会带来危害。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人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
8、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人口增长过慢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9、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年当中,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10、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处东、北半球,东北方向以白令海峡与南美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与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1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1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在上了初中之后,很多老师都会要求孩子们学会做笔记。孩子们都是第一次做笔记,并不知道那些该抄写下来,而且老师在课上讲的很快,孩子们想要完全将老师的内容记录下来也不现实,一份整合好的知识点就很很重要了,那么初一地理知识点都有哪些呢?
初一地理知识点
1、地球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从北极上空看是自西向东,是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地球公转是自西向东,也就是俯视逆时针方向。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冬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南北半球相反。
3、地图
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相同图幅,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表示范围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表示范围越小。
4、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亚洲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且多分布于亚洲中部,平原多位于大陆周边,所以亚洲地势虫部高,四周低。亚洲地势起伏很大,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世界最低的洼地死海,它们成为亚洲地势高低起伏的重要标志。
5、海底地形特点
海底地形是全球地质演化的结果,在内外营力的作用下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而成为今天的状态。按照海底地形的基本特征,大致可分成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洋中脊三个大单元。
所谓大陆边缘,即大陆表面和大洋底面之间存在的一个广阔过渡带,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斜坡带,是大陆与海洋连接的边缘地带。全球大陆边缘纵延35万公里,总面积约为800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表面积的15.9%左右。
许多同学在第一次学习地理时,总是不会去整理知识点,这很正常。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要渐渐明白老师讲的那些是重点,那些该记到笔记上面,那些需要在课上就记忆下来。
有的孩子刚上初一的时候,面对地理不知道该怎么办,成绩一直在中下游徘徊。地理知识点繁多,导致学生学习的时候没有头绪,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总结知识点的习惯,接下来是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1、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周期一天。地球的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年。自转的意义:昼夜交替(地球绕着地轴自己转)。
2、海陆变迁
改变地表的作用有来自内部(地壳运动、火山和地震)和来自外部(流水、风力、海浪和冰川)两种。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3、经线和经度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指示南北方向。经线也称子午线。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0度经线:通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
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4、七大洲的分布
按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北美洲、欧洲;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赤道穿过的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赤道穿过的大陆是:南美洲大陆、非洲大陆。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洋是:北冰洋。
5、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减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较少,沿海地区降水较多,用等降水量线图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
同学们学习初一上册地理一定要讲究方式方法,硬背知识点肯定是行不通的,最好是能找到各章节知识点的联系,图文结合、图形并茂,要懂得归纳总结,理清楚地理大题的解题规律、总结地理题型特点,这样才能真正地将学好地理这门科目,到了考试的时候也就不会遇到太大的难题了。
很多孩子在进入七年级以后会学习很多之前小学没有接触过的科目,其中地理就是这样。而且很多学校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月考,所以孩子在复习的时候就需要总结一下七年级地理月考知识点,这样在复习的时候也会更加便利。
七年级地理月考知识点
一、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1、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其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地中海气候
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二、地图
1、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图例:地图中表示各种事物的符号。
3、注记:地图中描述各种事物的数字或文字。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5、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三、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1、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
2、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3、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
4、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5、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四、复杂的气候
1、气候特点
①气候复杂多样:亚洲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东、北、南三面濒临海洋,西南深人到亚欧大陆内部;地形复杂多样。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以外,世界上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
②季风气候显著:亚洲背靠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推异十分显著,形成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区。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手风气候都有分布,其中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惟独亚洲有分布
③大陆性气候分布(温带大陆性气候几乎占亚洲的一半):亚洲为世界第一大洲,面积广大,亚洲内陆距海远,受海洋影响小。夏季内陆升温快,冬季降温也快,因此冬冷夏热;由于内陆距海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因此降水少,且集中在夏季。
很多孩子在进入初一不久后就要面临月考,于是就会紧张的进行复习。但是有的孩子在复习语文的时候总是无从下手,因为他们觉得哪里都会考,而哪里都有可能不会考,于是复习初一月考语文知识点的时候就显得非常的不知所措。
初一月考语文知识点
一、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自然、真实的感受。用“第一人称”写“我”,最适宜于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都可以通过心理活动描写表现出来的。
用第一人称写“他”时,最适宜写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因为用“我”的观感来写“他”的这些,较为客观。“第一人称”写“我”的外貌,写“他”的心理活动,必须加上摹拟的话,才能让读者心悦诚服。
2、第二人称作用
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作用
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二、说明文分类
1、实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程序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三、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空间顺序: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
四、初一月考语文重要语法知识点
1、词性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2、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
句子的一般语序:(定语)+主语+[状]+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3、短语/词组:介宾短语、联合短语、偏正短语、动宾短语、中补短语、主谓短语、连谓短语。
4、复句:并列复句、顺承复句、递进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条件复句、目的复句、解说复句。
五、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copyright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30198号-4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