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伏笔和铺垫的区别

伏笔和铺垫的区别

2024-01-25 14:51 240浏览

伏笔和铺垫的区别是细微的,都是写作的技法,讲究一个行文的前后呼应。区别在于,铺垫是前面有所交代,打好基础,以便后面的高潮。而伏笔是埋下关子,设下包袱,你后面得抖开包袱。

伏笔和铺垫的区别

伏笔和铺垫都是写作中常用的技巧,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读者的阅读体验,但它们在形式、运用和作用上存在一些区别。

从形式上看:用作伏笔的内容,篇幅往往较少,具有隐含性,常常需要读者在阅读完全篇后才能发现其关联性;而铺垫的部分则往往较多,语句也更加直接明显,让读者能够清楚地感知到作者的努力和意图。

从运用上看:伏笔通常用于暗示情节的发展或人物的变化,它与下文照应的“点”有一段距离,有时甚至文首与文尾间才有联系;而铺垫则往往紧接着要表现的内容,为人物出场或事件发展做准备。

从作用上看:伏笔主要是谋篇布局即结构上的技巧,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而铺垫则是写作方法上的技巧,主要是对内容起作用,例如推动情节,突出人物等。

铺垫详细举例

铺垫:行将来临的事物的衬托。例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道:“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文中这里通过自然环境的描写,暗示当时天气已经很冷了(秋风越来越凉,初冬,靠着火,穿棉袄),为下文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作了铺垫。再如,王周生的作品《这不是一颗流星》开头写“我”和孩子在体育馆看戏熊,熊的出现,孩子异常激动,“我”奇怪,读者也好奇:孩子见了熟悉的熊为什么会如此激动呢?接着孩子希望熊死,更是使人大吃一惊,“我”对孩子的训斥使孩子感到委屈,才吐露了深埋在孩子内心深处的隐情:要给阿婆做熊皮手套。读者这时才恍然大悟,为孩子纯朴天真的心灵由衷地激动。“熊”这个物件,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了绝妙的铺垫。

伏笔详细举例

伏笔:文章或文艺作品中,在前段里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例如,冰心的作品《小桔灯》的第一自然段,特意交代竹凳、墙上的电话,暗示下文中主人公小姑娘将和这两件物件打上交道。果然,第三自然段中,小姑娘“挪动竹凳”、“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原来,小姑娘的妈妈生病了,她想打电话叫医生来为妈妈看病。这些物件的提前出现,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