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大智若愚是什么意思

大智若愚是什么意思

2024-02-29 11:25 550浏览

我们经常能够听到有的人被形容是“大智若愚”,那么,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呢?

大智若愚是什么意思

大智若愚【dà zhì ruò yú】:智:聪明,才智;大智:有大智慧的人;若:如同,好像;愚:愚蠢,愚笨。极有才智的人从不炫耀(不露锋芒),看起来好像很愚笨。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大智若愚”的典故

宋朝时期,文坛巨匠苏轼与他的前辈欧阳修交情深厚。欧阳修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在欧阳修决定退休,放下公务纷扰,专注于文学创作与生活的时候,苏轼特意撰写了《贺欧阳修致仕启》一文来表达自己对欧阳修的敬仰和祝福。

在这篇贺文中,苏轼赞美了欧阳修的人格特质:“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这两句话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胆怯和愚笨,而是一种比喻。苏轼认为,真正的大勇和大智并非外在的张扬和炫耀,而是内在的沉稳和深邃。就像欧阳修一样,他虽然外表看起来并不张扬,但内心却充满了勇气和智慧。

后来,成语“大智如愚”便流传开来,用来形容极有才智的人从不炫耀,不露锋芒,看起来好像很愚笨。也作“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的下一句是什么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读音是dà zhì ruò yú dà qiǎo ruò zhuō。意思是真正聪明的人看似愚笨,真正灵巧的人看似笨拙,启示人们只有加强内在修养,不事张扬,善于藏拙,才是真正大智大巧之人。

谚语出处:《老子》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宋代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人勇若怯,大智若愚”。后人据此合成这两句话。

“大智若愚”体现了什么思想

“大智若愚”这个词的由来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在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强调内敛、中庸、不露锋芒。孔子曾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就是说,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发表言论,而那些经常发表言论的人未必有真正的智慧。这与“大智若愚”的含义相呼应。

相似的词语有“大智如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等。这些词语都表达了一个核心思想:真正的智慧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深藏不露的。

现代社会中,“大智若愚”这个词仍然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在职场中,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展露锋芒,而是能够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和人际关系。在生活中,一个“大智若愚”的人能够以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不轻易显露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从而更好地应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然而,“大智若愚”并不意味着一味地隐藏自己的才华和智慧。相反,它是在适当的时机和场合下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智慧。正如老子所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会轻易展露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而是在需要的时候展现出自己的实力和能力。

综上所述:“大智若愚”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背景的成语,它告诉我们真正的智慧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深藏不露的。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大智若愚”的精神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智若愚”的造句

1.这位长者的为人处世,令人有一种大智若愚的感觉。

2.小慧看起来呆呆的,读起书来却过目不忘,难怪老师说她大智若愚。

3.我看他是大智若愚,不相关的事,他都糊里糊涂,属他份内的事,却一清二楚。

4.大智若愚,自我价值高的人,不需要外在的事物来承托。

5.他们也或许聪明绝顶,大智若愚,也肯能只是泛泛之辈,总之,他们以他们独特的思维活在这个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