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中秋月是唐代诗人谁写的

中秋月是唐代诗人谁写的

2024-02-29 14:53 256浏览

《中秋月》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开头便以埋怨的语气落笔,说月光令人费解、难以思议,它所照之处给天下人增添愁恨。然后具体描述月光带来的种种忧思:征人思家,院中离愁,宫中哀怨,战俘怀乡。

中秋月全诗及译文

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白话译文:

看到万里明亮的月光,不要见月便心猿意马、展开想象的翅膀。假如驰骋想象,便会平空生出许多愁恨,这许多愁恨几乎遍绕天涯。

谁在陇上之外长久地驻守边塞,在哪个庭院之前,就要迎来同亲人的分离。

被人抛弃的姬妾,在这天夜里回到自己的老家;被拘留在异国的老将军,登上楼台远望自己的家乡。

圆月照着多少人怀着离愁别恨。伤心到了极点地过中秋,明亮的圆月是绝对不会知道的。

中秋月全诗赏析

首联“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诗人便以过来人的姿态,给人们泼点冷水,告诫人们,在中秋节来临的时候,不要面对明亮的圆月胡思乱想,团圆啦,欢聚啦,该尽情乐一乐啦,这样会生出许多不必要的烦恼甚至愁恨来。

颔联“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诗人在这里举了两个中秋时失意的事例:一个是在边塞之外防守边塞的离人,他们长期戍守边疆,几年甚至几十年也不一定能跟家人欢聚一次,这是久别的事例;另一个是新别离的事例。

颈联“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诗人在这一联中举的两个事例较为特殊,强调在号称团圆节的中秋节,的的确确有许许多多的人不能团圆,他们是怀着离愁别恨,无限悲伤地面对中秋的圆月的。

尾联“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两句点明题旨,令人感到中秋明月,毫无欢乐意趣,反而令人感到一片惨淡;这不是一般诗人所能想到的,这是诗人立意高明之处。

全诗的结构很是紧凑:首联告诫人们“万里清光不可思议”,颔联和颈联举四种失意的事例,佐证首联的说法,尾联总结全诗,亮出主旨,一气呵成,真乃天衣无缝。

中秋月表达的思想感情

白居易的《中秋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中秋佳节之作。诗中描绘了中秋之夜的月亮,明亮而圆满,象征着团圆和美满。通过细腻的笔触,白居易传达了对家人和亲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