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悯农的作者是谁

悯农的作者是谁

2023-05-21 17:23 675浏览

悯农的作者是李绅。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亳州谯县古城人(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

李绅六岁丧父,随母迁居无锡。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中进士第,补国子助教,历任刺史、淮南节度使、中书侍郎、右仆射、门下侍郎、司空公等职,册封赵国公。元和十五年(820年),卷入牛李党争,为李(德裕)党重要人物。

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青年时目睹农民终日劳作而不得温饱,以同情和愤慨的心情,写出《悯农二首》,流传甚广,千古传诵,被誉为悯农诗人。《全唐诗》录其《追昔游诗》三卷、《杂诗》一卷,今编为四卷。另有《莺莺歌》,保存在《西厢记诸宫调》中。

会昌六年(846年)病逝于扬州,追赠太尉,谥号“文肃”。

译文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赏析

《悯农二首》是诗人最著名的代表作。第一首诗通过描写春种秋收,揭示了农民一年四季辛勤劳动还要饿死的悲惨命运,既非欠收又非懒惰,农民为什么还会饿死呢?它所提出的社会问题是非常深刻的。第二首诗主要描写农民在烈日暴晒下挥汗锄禾的劳动场面,诗人对粮食的来之不易发出了深切的慨叹。两首诗文字通畅简朴厚重,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这两首诗的内容是人们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能看到背后最真实的本质。这两首小诗之所以有生命力,就是揭示了平常事物背后更深层次的内涵

第一首开篇两句,特写“春种”“秋收”的景象:春天,农夫种下代表着希望的谷种:秋风中,农夫又大汗淋漓地收割沉甸甸的谷穗。“一粒粟”和“万颗子”是对丰收景象的生动描写。第三句强调丰收的景象。“无闲田”,意为荒地已变成良田,点明农民的辛勤劳作。到第四句,语意急转直下。“农夫犹饿死”的出现,让人大感意外。在大丰收的背景下,这一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发人深省。

第二首前两句又是一个场景描写:正午时分,农民顶着烈日在田里劳作,汗珠一滴滴落在了土地上。盛夏,又值正午时分,农民耕作的辛苦可见一斑。后两句诗人再次以出人意料的笔法对残酷的现实发出拷问:现在还有谁懂得粮食来之不易呢?这是诗人的质问,同时也把问题留给读者去思考。

两首诗虚实结合、相互对比、前后映衬,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