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暮楚有两层意思,其一是:一时倾向秦国,一时又依附楚国。用来比喻某人反复无常,做事没有原则。其二是:早上在秦国,晚上在楚国。比喻行踪无定或生活不安定。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
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出自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比喻反复无常。
朝秦暮楚成语故事
史书上记载的“朝秦暮楚”的典故是在豫陕交界的荆紫关——“沿着丹江上行大约5公里,就到了一个名叫月亮湾的地方。在这个豫陕交界的地方,有一个两山对峙的关口。关口外,是八百里秦川;关口内,是开阔的中原。咆哮的丹江与狭窄的古道在这里共同构筑起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口。
这个隘口,就是荆紫关的那个“关”了。荆紫关即由此得名。这个关口,是荆紫关的第二个传奇。一道险关要隘横亘于此,自古以来发生过多少战争,只有这青山绿水说得清。 史书记载,发生在荆紫关早期较有影响的战争,应该是秦楚之间的“丹阳之战”。
战国时,秦国和楚国交战频繁。当时荆紫关是秦国与楚国的交界地,其中一部分属于秦国,一部分属楚国丹阳县管辖。公元前312年,秦国和楚国之间爆发了“丹阳之战”,秦国凭借占据荆紫关险要地势的优势,一举击败楚国。
秦国获胜后,荆紫关全部归入秦国版图。之后,秦楚两国重新修好,秦国又把此地划给了楚国。有个成语叫“朝秦暮楚”,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是:一时倾向秦国,一时又依附楚国,比喻人反复无常。很少有人知道。
“朝秦暮楚”成语典故到底来自哪里
据考证,“朝秦暮楚”历史典故源于漫川关古镇,其主要依据有三:其一,春秋战国时,漫川关称蛮子国(蛮人之地),楚置方城。战国中后期,尤其是公元前312年后秦楚交恶,楚晋联合缔结盟约,与秦国常在“蛮子国”(今漫川关)交战。
有《左传·哀公四年》记载为证:“夏,楚人既克夷虎,乃谋北方。左司马眅、申公寿余、叶公诸梁致蔡于负函,致方城之外于缯关,曰:‘吴将水斥江入郢,将奔命焉。’
为一昔之期,袭梁及霍。单浮余围蛮氏,蛮氏溃。蛮子赤奔晋阴地。司马起丰、析与狄戎,以临上雒。左师军于菟和,右师军于仓野,使谓阴地之命大夫士蔑曰:‘晋、楚有盟,好恶同之。若将不废,寡君之愿也。不然,将通于少习以听命。’
士蔑请诸赵孟。赵孟曰:‘晋国未宁,安能恶于楚,必速与之。’士蔑乃致九州之戎。将裂田以与蛮子而城之,且将为之卜。蛮子听卜,遂执之,与其五大夫,以畀楚师于三户。司马致邑,立宗焉,以诱其遗民,而尽俘以归。”
其二,另据《郡县志》载:“上雒县南一百里即晋阴地,漫川即古蛮子国。”上雒县,秦县名。在秦时“上雒”(县)和该地“商”(县)同时存在。再者,“北通秦晋,南联吴楚”的漫川关,和郧西上津仅15公里,又有楚为御秦而筑的石门天堑,称之“楚置方城”。
其三,有古迹佐证。漫川关现存有“楚长城”(即楚置方城)的遗迹,且秦楚分界碑尚存(在陕西山阳县漫川关镇与湖北郧西县上津镇交界的山巅之上)。古时漫川为“蛮子国”,当地至今还有蛮王寨、蛮王洞、蛮王冢等遗迹。
从福银高速路过,即将到达漫川高速路口时,蛮王寨、蛮王洞清晰可见。虽说很多关于蛮王的民间传说发生在宋朝,但至少可以间接说明漫川确属古代蛮子国。漫川之“漫”,实为“蛮子”之“蛮”,或许“蛮”之谓不雅,“漫”与“蛮”读音相近,且“漫川”含有地貌广阔、水域宽衍之意,故名“漫川”。
由此可见,漫川关实乃秦楚边陲要塞,秦楚古道一雄关也。秦楚之战如拉锯战,朝为秦地,为秦管辖;暮被楚占,为楚拥有。邑治之所属,朝秦而暮楚也。如此反复,使得居住在这一带的百姓,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朝秦暮楚。
当秦军打来的时候,就插上秦国的旗子,穿上秦人的衣服;而当楚军打来,就换上楚国的旗帜,穿上楚人的衣衫。这也是当时百姓一种生存的智慧。
如今“朝秦暮楚”成了一个十分抢手的历史典故,有3个地方都说自己是“朝秦暮楚”的发源地,形成了关垭之说、上津之说和漫川关之说。但是笔者认为,漫川关之说似更合乎情理。
copyright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30198号-4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