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成书于清代。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该书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正式镌版印刷。
《古文观止》的作者简介
吴楚材(1655——1719),名乘权,字子舆,号楚材,浙江山阴州山(今绍兴)人。幼受家教,勤奋好学。16岁时,患足疾,一病数年,仍手不释卷。疾愈,学问大进,在家设馆授徒。曾多次应考,但屡试不中。与侄吴调侯共同编成《古文观止》一书。
吴调侯,为清朝康熙年间人,籍贯属绍兴府山阴县。与其叔吴楚材二人均饱览经典,皆不宜仕途而埋没民间;都长期从事私塾教学,因合编《古文观止》而留名后世。
《古文观止》书籍简介
《古文观止》收自东周至明代的文章222篇,全书12卷,以收散文为主,兼取骈文。题名“观止”是指该书所选的都是名篇佳作。该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衡文标准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在文章中间或末尾,选者有一些夹批或尾批,对初学者理解文章有一定帮助;体例方面一改前人按文体分类的习惯,而是以时代为经,以作家为纬。
出自《古文观止》的名句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出自范仲淹《岳阳楼记》:品德高尚的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而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感悟:这是儒家的政治理想,也是中国古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真实写照。即便是现在,这句话仍然不过时。如果社会上多一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那么我们的社会何愁不安定、富足?中华文明何愁不复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担当。
2.多行不义必自毙。
出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不义的事情干多了,必然会自取灭亡。
《郑伯克段于鄢》是《古文观止》的第一篇,讲述的是郑庄公克服其叛弟的故事,里面还包含了郑庄公与其母亲由对立到和解的小故事,非常有意思。
感悟:人的行为必然带来相应的结果。我们都希望趋吉避凶,得到好的结果。一些人去求神拜佛,看风水。却不知,真正决定结果的是自己的行为。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你未来的结果,取决于你现在的行动。
copyright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30198号-4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