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舌战群儒出自哪本书

舌战群儒出自哪本书

2023-05-24 17:38 869浏览

舌战群儒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舌战群儒故事背景

舌战群儒是赤壁之战的前奏,当时吴国的文臣主张吴王向曹操投降,吴王虽不欲战但也不想降,诸葛亮是蜀国派去吴国说服吴王与蜀国联盟共同抗曹的人,所以诸葛亮要舌战群儒第一为了想吴王表明联合的决心和好处,第二激起吴王不想投降的意愿。

东汉末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较有实力的军阀大都被他消灭了,惟独刘备和孙权还有发展壮大的可能,曹操自知一下子吞并这两股势力还比较难。于是曹操就派人拿着他的书信去东吴,想和孙权联手消灭刘备。

孙权手下的谋士大都主张降曹自保,只有鲁肃主张联刘抗曹。但鲁肃自知难以说服孙权和东吴的文臣,特意请诸葛亮来当说客。

舌战群儒的故事赏析

诸葛亮舌战群儒,其实是诸葛亮说服孙权抗击曹操的一个序曲。

当时在东吴的阵营中,对于曹操的百万雄兵压境,文臣武将有两派主张,即投降派和主战派。投降派的代表人物就是张昭、顾雍、虞翻、步骘、薛综等,要说服吴侯孙权,不说服这些整天在孙权耳边散布曹操威胁论、散布曹兵不可战胜论,并吵嚷着要投降的一班文臣谋士是不行的。但要说服这些满腹经纶的人物,也决非是一件易事。诸葛亮一步步取得论辩的胜利,源自他的博学多闻和为民天下的胆气。

舌战群儒中表现诸葛亮什么特点

其一,论战双方都是谋士,论战主要围绕着谋士的志向、见识、才干、如何辅佐其主等方面进行,而对于决定和、战大计的关键问题——曹操究竟可不可怕,主战究竟能否获胜――则未正面展开。

这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作者有意留给随后的“诸葛亮巧说孙权”一节的。两节各有侧重,不仅避免重复,而且有利于表现诸葛亮的智慧和辩才。由此可见作者构思之缜密。

其二,诸葛亮的目的是要争取建立孙、刘联盟,所以在论战中只是在精神上压倒主降派,而不愿穷追猛打,可谓有理有节,留有余地。

其三,在这场唇枪舌剑的论战中,诸葛亮高屋建瓴,洞察全局,对于对手的根底了如指掌,因而完全掌握了论辩的主动权。他时而义正词严,时而语含调侃,轻松自如,游刃有余,口若悬河,妙语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