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
郑和为什么能下西洋
明朝初年,正是国势向上发展的时期。这时在北方,蒙古的势力已被驱逐出长城以外,明朝的封建统治已十分巩固,加上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势日趋强盛,这就有可能使它向海外发展。
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
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在江苏太仓的浏河镇。浏河镇是江苏省重点镇隶属江苏省太仓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东与崇明岛隔江相望,南与上海宝山、西南与上海市嘉定两区接壤,为长江口的第二道门户、太仓市沿江的重要集镇、江苏省最大的渔业基地和郑和下西洋起锚地。
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1、政治方面,郑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郑和船队展示了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
2、经济方面,郑和下西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明太祖朱元璋以来的禁海政策,开拓了海外贸易。郑和下西洋为中国输入了新的工艺产品、原料、技术,从而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手工业生产。
3、文化方面,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促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郑和下西洋,还留下了《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远洋航行的宝贵资料。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首先,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贸易交流。
史书《东西洋考》中记载道,郑和的船队出海时带着各种明朝的瓷盘和青花瓷产品,到各地都会与当地的特色物品进行交换贸易,船队返回时带回明朝售卖。
可见当时郑和不仅能够将明朝的物品推广出去,还能将国外的东西引进来。双方国家进行贸易,这样一来百姓见识到了东西越多,满足精神需求的同时又能增加购买欲。买卖关系建立后,明朝内的资金逐渐流动起来,自然而然能够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协同发展。所以,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交流是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之一。
其次,向其他国家展示明朝的军事实力。
《明史兵记》中记载道,郑和的船队有200多艘,排水量更是多达20吨,船上的人数有两万七千多人,有着当时最完备的航海技术和最大的航海规格。
刚即位的朱棣这时需要建立自己的威严。故而此时的明朝急需让其他国家看到自身的绝对军事力量,从而维持长时间的国家安全稳定。在这样的情况下,出海展示明朝的军事成就便成为了最好的手段。因此,朱棣为展示军事实力派郑和出海。
总而言之,郑和受命下西洋是为了促进明朝的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
这个开放的王朝向后人展出了一种包容的姿态和长远的目光,同时在启示着我们生活在这个开放的时代,应当积极地了解世界的各种变化,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
郑和人物简介
郑和(1371年?-1433年?),一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说在途中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里国,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晚清以降,郑和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但不少重要课题仍无定论。
copyright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30198号-4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