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陋室铭哪三个方面写陋室不陋

陋室铭哪三个方面写陋室不陋

2023-02-01 16:54 560浏览

《陋室铭》一文围绕着陋室,通过陋室清幽的环境、陋室主人交往的对象及其高雅的日常活动三个方面来描写陋室,以此衬托出陋室不陋,表现了陋室主人安贫乐道的节操与高洁傲岸的品德。

陋室铭哪三个方面写陋室不陋

1、品德高尚,“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表现了作者有高尚的情操。

2、环境优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表现了陋室的自然环境优美。

3、交往的人物不俗,“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陋室往来的人都是风雅有学识的人。

4、生活情趣高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表现了主人的生活很有情调。

陋室铭的寓意和道理

《陋室铭》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要与世俗同流合污,要洁身自好。尽管居室简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

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陋室铭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中唐文学家。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因参加王叔文集团的进步政治改革遭到失败,被贬为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等官职,在外地二十多年。后入朝做主客郎中,晚年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

世称刘宾客。他长于诗文,和柳宗元交谊很深,人称“刘柳”;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陋室铭主要讲了什么

《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全文短短八十一字,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并引古代俊彦之居,古代圣人之言强化文意,以反问作结,余韵悠长。

陋室铭创作背景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刺史。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

和州知县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译文:面对着大江河流观看白船,我现在虽然身体在和州县,但是我的心依旧牵挂着朝廷的革新。)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作者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

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作者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译文:垂青的杨柳长在江水旁边,虽然是在地窑那边,但是心早已飞到北京去啦。)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

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