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宋濂嗜学中宋濂是个怎样的人

宋濂嗜学中宋濂是个怎样的人

2023-02-02 15:41 1386浏览

宋濂是一个在文学上拥有很高的成就的人,并且在思想上、史学上也有自己的理解。他学习勤奋刻苦,学富五车,为人谨慎,做事稳重,为官又很清廉,对朝廷忠心。他是个勤俭节约的人,据悉当年宋濂被罢官以后回乡,朱元璋派人去看他在家里都做什么,结果探访的人在水田里碰到了正在插秧的宋濂。

宋濂嗜学的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观群书。

宋濂嗜学的翻译

我年纪很小时就喜欢读书。但无奈家里贫穷,实在没有办法买书来读,我便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然后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送还。就算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砚台里的墨水冻成了坚冰,手指冻得不能弯曲和伸直,我也不愿放弃抄写。

抄写完毕,就紧跑着把书送还,不敢超过约定还书的时间。也是如此,别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于是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宋濂是什么朝代的

宋濂是元末明初的。宋濂(1310年11月4日——1381年6月20日),初名寿,字景濂,号潜溪,别号龙门子、玄真遁叟等,汉族。祖籍金华潜溪(今浙江义乌),后迁居金华浦江(今浙江浦江)。

是元末明初着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章溢、刘基、叶琛并称为“浙东四先生”。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

宋濂自幼多病,且家境贫寒,但他聪敏好学,号称“神童”。曾受业于闻人梦吉、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元末辞朝廷征命,修道着书。明初时受朱元璋礼聘,被尊为“五经”师,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年),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时朝廷礼仪多为其制定。洪武十年(1377年)以年老辞官还乡,后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于夔州病逝,年七十二。明武宗时追谥“文宪”,故称“宋文宪”。

宋濂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其散文质朴简洁,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他推崇台阁文学,文风淳厚飘逸,为其后“台阁体”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范本。其作品大部分被合刻为《宋学士全集》七十五卷。

宋濂求学是什么样的

写下《送东阳马生序》时,宋濂已年近古稀,回忆自己年少时苦读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1310年,宋濂出生在金华金东区傅村镇的一个贫困家庭。他是早产儿,体弱多病,但《宋太史传》记载,宋濂六岁能诵读古书,九岁能作诗,过目不忘,被称为“神童”,绝对是“别人家的孩子”。

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书,宋濂只好找有藏书的人家借来看,为了便于日后细细琢磨,他便一字一句地抄录。江南的冬日寒气逼人,砚台结冰,手指也冻僵了,他却从不懈怠。抄完书后,他马上跑着去还书,从不耽误期限。因为宋濂的好学和守信,人们都愿意把书借给他。等稍大一些,宋濂背着行李,跋山涉水,跑到百里之外去请教德高望重的大学问家。元末儒学名家吴莱、柳贯等人都是他的老师。

尤其是深冬时节,北风凛冽,宋濂穿着旧棉衣、旧鞋子踩着几尺深的积雪去求学,脚上的皮肤开裂了也浑然不知。等跋涉至旅店,他已经冻到四肢僵硬,服务员拿来热水、厚棉被,许久后,他冻僵的身子才慢慢暖和回来。

在求学这条路上,宋濂拼尽全力,在《送东阳马生序》中,他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后辈,“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宋濂不光爱读书,也爱藏书,是明初着名的藏书家。青年时代,他迁居浦江,在青萝山中盖起房子,起名叫“青萝山房”,藏书8万余卷,多善本、孤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