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江城子是什么意思

江城子是什么意思

2023-02-03 15:56 538浏览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兴起于晚唐,来源于唐着词曲调,由文人韦庄最早依调创作,此后所作均为单调,直至北宋苏轼时始变单调为双调。有单调四体,字数有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种;双调一体,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韵。格律多为平韵格,双调体偶有填仄韵者。代表作有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

江城子的词牌沿革

崔令钦《教坊记》、敦煌曲子词和现存晚唐以前文人词中均无关于“江城子”的记载,此调应是晚唐时兴起的词调。王昆吾《唐代酒令艺术》提到《江神子》这个词调名,源自于唐着词曲调。唐着词是唐代的酒令,晚唐《江城子》在酒筵上流行,经过文人的加工,就成为一首小令的词调。

唐五代时为单调,始见《花间集》韦庄词,单调三十五字,七句五平韵。三十六字三十七字等格式。可见唐五代《江城子》词调兴起不久,格式尚未定型。全唐五代以《江城子》为词牌的词大约16首,由7位词人创作,其中以韦庄年最长,应是现在知道的最早以《江城子》填词的文人。

五代时,欧阳炯单调词将结尾两个三字句加一衬字成为七言句,开宋词衬字之法。牛峤单调词添二字于第二句,开宋词添字之法。尹鹗单调词将起首七言句改作三字两句,开宋词减字、摊破之法。北宋初,用《江城子》这个词调填词的人仍然很少,起初的晏殊、柳永、欧阳修等词坛大家都无《江城子》传世,唯有张先有两首《江城子》。

至苏轼始变为双调,由此发展成熟、格式定型并得到推广。薛瑞生《东坡词编年笺证》中考证苏轼第一首用《江城子》这个词牌创作的词大约是熙宁(1068-1077)年间,《江城子·凤凰山下雨初晴》是苏轼在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而作,在此间还有一首“翠蛾羞黛怯人看”,这一时间是苏轼词的初创作期,词依然是唐五代的柔婉细腻。

元丰(1078-1085)年间,苏轼创作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和《江城子·密州出猎》开创一代词风,引起后代乃至于同时代人的追和。衰落于金元,金元时这一词调表现范围进一步扩大,有近三分之一《江城子》词是道士所创作,内容与道教有关。

《钦定词谱》:“晁补之改名《江神子》,韩淲词有‘腊后春前村意远’句,更名《村意远》。”严建文《词牌释例》:“‘江城子’又名‘江神子’、‘村意远’、‘水晶帘’,······清李良年《词家辨证》云:‘南唐人张泌有《江城子》二阕,五代欧阳炯用此调填词有’如西子镜,照江城‘句,含本意······”

《唐圭璋推荐唐宋词》注:“《江城子》这个词调应是由咏江城之事而得名。’子‘是曲名后缀。本篇用原始题意咏扬子江畔的古城金陵。”可知此调因欧阳炯词中有“如西子镜照江城”句而取名。咏江城(金陵,今南京)之事,回归到原始题意。由此可见《江城子》这个词调应产生于江城这个地方,欧阳炯不是现存第一个作《江城子》的,但却是对原意的回归。

江城子是苏轼什么时候写的

《江城子》这一词调起源于晚唐五代时期,苏轼所写的《江城子》有五首,有《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孤山竹阁送述古》、《江城子·别徐州》。最出名的是下面两首:

第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写于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这是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写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

原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第二首:《江城子·密州出猎》也写于公元1075年,苏轼被贬官密州,写下这首词。

原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的主旨是什么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此句点名全文主旨。此句以形象的描画,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借出猎表达了自己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在全词中有画龙点睛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