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谓绝不能容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出处
出自《论语·八佾篇》:“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典故
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三桓控制鲁国政权,权势滔天,尤其是季孙氏位高权重,甚至发展到赶走鲁君,摄行君位的地步。鲁昭公就被季平子赶到齐国,鲁哀公也被赶到卫、邹、越等地,而鲁悼公时期,三桓强盛,公室弱小不堪。
据《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和《汉书·刘向传》载,季氏可能是昭公、定公时的季平子,即季孙如意。他不仅不把国君放在眼里,甚至自比天子。以当时宫廷的舞乐队来说,按制度是:天子八佾(八人为一行,叫一佾;八佾是八八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即季氏只能用四佾,鲁昭公应用六佾,周朝天子可用八佾。
可是季氏却故意打破老规矩,偏要设置六十四人的大型舞乐队。所以孔子谈到季氏时,就愤怒地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而钱穆在《孔子传》提供了两种解释,一是说既然僭越季氏可忍为之,那么逐君弑君亦在季氏可忍而为之列,二是季氏僭越,犹可忍而不治,那么将来做什么事,才能不可忍而治之?
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成语故事
当时,鲁国有一个卿大夫,叫季平子。季氏世代为卿,权重势大,操纵着国家政权,国君实际上已在他的控制之下。作为卿大夫,他本来只能用三十二人的乐舞队,可是他自比天子,便在自家的庭院里用六十四人的乐舞队奏乐和舞蹈。
这件事被孔子知道后,认为季平子破坏了周礼。有一次,孔子谈论季平子,在谈到这件事的时候,孔子说:他竟然敢在自家的庭院里违背周礼,用六十四人的乐舞队奏乐舞蹈,如果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
后来,人们就用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成语,指事情恶劣到了让人不能忍耐的地步。
是可忍孰不可忍造句
1、敌人一再骚扰我边界,杀害我边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是可忍孰不可忍。
3、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4、那种欺人太甚的态度,是可忍孰不可忍。
5、是可忍,孰不可忍,对这种侮辱,我无法忍气吞声!
6、他无情无义,是可忍孰不可忍。
7、是可忍孰不可忍!明天你带我去找那个老和尚,我和他素昧平生,他为啥这样骂我!林平对儿子说。
8、是可忍孰不可忍,林郁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一眼看到旁边有截手臂粗的长木柴,于是拿起就往公鸡身上打去。
copyright © 2015-2025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30198号-4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