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沐猴而冠讽刺的是谁

沐猴而冠讽刺的是谁

2023-03-08 15:33 2465浏览

沐猴而冠(拼音: mù hóu ér guàn),沐猴而冠指猕猴戴着帽子装扮成人的模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沐猴而冠讽刺的是谁

沐猴而冠讽刺的是项羽。沐猴而冠一词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原句为:“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意思是:人家都说楚国人徒有其表,就好像是猴子戴上帽子假充人一样,我以前还不相信,这次和楚王谈话之后,我才知道此言不虚。“沐猴而冠”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坏人窃据权位的人。

沐猴而冠的故事

项王看到秦朝宫室都被火烧得残破不堪,又思念家乡想回去,就说:“富贵不回故乡,就像穿了锦绣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别人谁知道呢?”那个劝项王的人说:“人们说楚国人象是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项王听见这话,把那个人扔进锅里煮死了。

沐猴而冠的近义词

衣冠枭獍:行为恶劣如同禽兽的人。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苏楷为衣冠枭獍。”

衣冠土枭:犹言衣冠禽兽。出自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苏楷、高贻休、萧闻礼,皆人才寝陋……河朔人士,目苏楷为衣冠土枭。”

斯文败类:品行不良的文人。

残渣余孽:比喻残存的坏人或恶势力。出自《历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隶主残渣余孽被集中于南阳,故而南阳之俗是‘夸奢、上气力、为商贾’(《汉书·地理志》),成为一个‘难制御’的地方。”

沐猴而冠的反义词

仁人志士:原指有高尚志向和道德的人。现泛指爱国的、愿意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出自《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有识之士:指具有才能和远见的人。出自汉·刘向《说苑·善说》:“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

谦谦君子:原指谦虚并严于律己的人,现也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出自《周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沐猴而冠造句

1、他是沐猴而冠,要好好地坐在这裡听一个小时的演讲,根本是不可能的。

2、他那副德性哪像个领导人?毛毛躁躁、坐立不安,活像沐猴而冠。

3、他虽然穿着西装革履,不过是沐猴而冠,举止谈吐仍是粗俗不堪。

4、自从他上任后,他身边那些小人不也一个个沐猴而冠,成了单位主管了吗?

5、头顶羽毛未丰的爸爸也赶紧洗心革面沐猴而冠,换上双管齐下的西装后英俊得惨绝人寰。

6、现在大多数的官员都是沐猴而冠,狼子野心。

7、选择职业的时候千万不能选择沐猴而冠的坏职业。

8、到底谁是沐猴而冠的人,其实大家心裡都清楚。

9、小明最近行为反常,我们都觉得他是在沐猴而冠。

10、不顾别人感受的行为就是沐猴而冠,无耻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