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夺人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七年》。
先声夺人是什么意思
“先声夺人”的原义是在与对方或对手较量以前,张扬声势来压倒对方或使对方畏惧、退却;比喻做事抢先一步。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出处是春秋·左丘明《左传·文公七年》:宣子曰:“我若受秦,秦则宾也;既不受矣,而复缓师,秦将生心。先人有夺人之心,军之善谋也。”
先声夺人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宋国的司马华费逐,生有三个儿子,分别叫华貙、华多僚、华登。华多僚在宋国国君的面前,经常说两个兄弟的坏话,华登被逼逃亡到国外。华疆却杀死了华多僚,并召集逃亡的人一起反叛宋国。宋公请来齐国的乌枝鸣,帮助防守城池。
这年冬,逃亡在外的华登,率领吴国军队支援华疆。眼看华登的队伍朝宋国奔来,大夫濮对乌枝鸣说:先前的兵书上有这样的话先张扬自己的声威,可摧毁敌人的士气(先声夺人),后向敌人进攻,要等待他们的士气衰竭。如今华登的军队很疲劳,正是我们发动攻势的好时机。如果敌人稳住了,势头也足了,我们就难以打败他们,到那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乌枝鸣于是派兵迎击华登,把他率领的吴军打得大败。华登领着残兵败将,拼命向宋公杀去,宋公招架不住想逃跑。濮拦住他说:我是下臣,我可以为君王战死,但不能护送你逃跑,你应该坚持住。说完,濮朝军土们喊:是国君的战士都把旗帜挥舞起来。
军士们狠劲地舞动旗帜,士气顿时旺盛起来。这时宋公也壮起胆子,对军士说:国家若是败亡了,国君死去,也是大家的耻辱,而不仅仅是我个人的罪过,你们拼死战斗吧。齐军和宋军一块攻击华登,华登最后被濮杀死。
先声夺人的近义词
1、先礼后兵:礼:礼貌。兵:武力。先以礼相待,行不通时再用强硬手段或动用武力。
2、兵贵先声: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谓用兵贵在先以自己的声威慑服敌人。
3、先发制人:指争取主动,先动手来制服对方。
先声夺人的反义词
1、甘拜下风:由衷地承认不如别人。
2、受制于人:制:控制。被他人管辖制约,不能自主。
先声夺人和先发制人的区别
先发制人的意思是交战中先发起进攻者可以制服对方;现泛指双方争斗时,抢先行动,以取得主动权。先声夺人,先发制人两者都有抢先一步,力争主动的意思。
但有区别:一是意义不同。先发制人偏重在先下手行动,以制服对方;先声夺人偏重在先张扬声势,以压倒对手。二是用法不同。先发制人常用作动词来(个)的宾语,先声夺人一般不这么用。
先声夺人的造句
1、兵不血刃也可先声夺人。
2、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具有“先声夺人”之妙。
3、宣传战日趋激烈了,各方虚张声势,试图先声夺人。
4、敌我双方实力相当,只有先声夺人,才能稳操胜算。
5、只有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不断创造新的体制。
copyright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30198号-4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