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辛弃疾《满江红》:“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忤休重说。”
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
马革裹尸:革:皮革。指在战场上牺牲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作战,战死疆场。
马革裹尸的近义词
战死沙场:沙场:战场。鲜血染红了战场。指在战场上牺牲。
粉身碎骨:身躯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出自唐·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以泽量尸:谓尸体遍野,可以沼泽为单位计量。极言死人之多。清·顾炎武《羌胡引》:“四入郊圻躏齐鲁,破邑屠城不可数,刳腹绝肠,折颈折颐,以泽量尸。”
肝脑涂地:涂:涂抹。肝、脑流了一地。也作“肝胆涂地”。形容人惨死的情景。也表示竭尽忠诚,甘愿牺牲。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
马革裹尸的反义词
临阵脱逃:临:接近。阵:战场,作战。脱:离开。临作战时却脱身逃跑。比喻事到临头或紧要关头时就退缩逃避。出自元·无名氏《官场维新记》:“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贪生怕死:贪恋生存,害怕死亡。出自明·罗贯中《三国演义》:“贪生怕死之徒;不足以论大事。”
惊惶万状:惊惶:害怕;万状:各种样子,表示程度极深。形容害怕到了极点。出自宋·陈亮《谢杨解元启》:“忧患百罹而未艾,惊惶万状而莫支。”
马革裹尸成语故事
马援是东汉初期的名将,他英勇善战,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后来,他又率兵平定了边境的动乱,威震南方,公元41年被刘秀封为伏波将军。
过了三年,马援从西南方打了胜仗回到京城洛阳,亲友们都高兴地向他表示祝贺。其中有个名叫孟翼的,以足智多谋闻名,是马援的老朋友。
他对马援说道:“将军啊,大丈夫沙场立功,此番得胜还朝,皇帝定有封赏,高官厚禄,封妻荫子,此生再没……不料,未等孟冀说完,马援就皱着眉头对他说:”我本指望先生能说些指教我的话,为什么先生也随波逐流,一味地夸奖我呢。“
孟翼听了很窘,一时不知如何应对才好。马援见他不说话,继续说道:”武帝时的伏波将军路博德,为国家开疆拓土,足足打下了七个郡,而他得到的封地只有数百户。我的功劳比路将军小得多了,却也被封为伏波将军,封地多达三千户。赏过于功,这样的地位与荣华富贵怎么会长久呢。“孟翼听了,还是一言不发。
马援见他还是不说话,便继续说道:”如今,匈奴和乌桓还在北方不断侵扰我国边境,我打算向朝廷请战,去当个先锋官,做一个有志的男儿。男儿应该战死在边疆荒野的战场上,不应该安安稳稳地躺在自己的床上死去,然后被子孙用棺材敛尸埋葬。
大丈夫战死沙场,用马的皮革裹着尸体回来埋葬,这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啊。“孟冀听了,深为马援豪迈的报国热情所感动,不禁真诚地对他说:”将军真不愧是大丈夫啊。“
马援不说空话,他只在洛阳呆了一个多月,见匈奴和乌桓又发起了对边地的袭击,就主动请求出征,前往北方迎战去了。
六十二岁那年,马援又主动请求出征武陵。原来,那时武陵五溪的少数民族首领发动叛乱,光武帝派兵去征讨,结果全军覆没,急需再有人率军前往。光武帝考虑马援年纪大了,不放心他出征。马援见没有下文,就直接去找光武帝说:”我还能披甲骑马,请皇上让我带兵去吧。“
说罢,当场向光武帝表演了骑术。光武帝见他精神矍铄,动作矫健不逊当年,便批准了他的请求。第二年,马援因长期辛劳患了重病,在军中死去,从而实现了他”马革裹尸“的誓言。
马革裹尸造句
1、英勇的战士以马革裹尸的决心冲向敌人。
2、战士是属于战场的,即使马革裹尸,我也在所不惜。
3、昔日马革裹尸的悲惨已经不在,幸福生活来临了。
4、雄武之士,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岂能苟且偷生?
5、为了全民族的解放,并不是锋芒毕露的他凭借着一腔热血毅然抛弃了一切去追随自己的信仰,宁肯马革裹尸也不愿回头。
copyright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30198号-4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