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什么诗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一首五言律诗。“次”为住宿之义。王湾是洛阳人,这首诗是他由楚入吴,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首联破题,交代行踪。“客路”“行舟”说明诗人水陆兼行,人在旅途,漂泊羁旅之情已寓于字里行间。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弘的江景画卷。诗人一路行来,船至北固山下,视野陡然开阔:但见春江潮涌、烟波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两岸平齐;在和顺江风吹拂下,江上一帆高挂,乘风向前。诗人来自旱地北方,独特的江南景致给这位异乡人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为之一振的情绪沛然而出。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后人视为盛唐气象的标志:残夜未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喷薄而出,旧年未去新春就已光临人间。这两句诗得到了当时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誉,并亲题于政事堂上,“令为楷式”。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照应首联,诗人目送归雁,思绪自然由眼前的江南春色跳接到千里之外的洛阳,不由得萌生出怀乡之情。
次北固山下赏析
唐代殷璠《河岳英灵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明代李攀龙、叶羲昂《唐诗直解》:皇甫子循曰:王湾《北固》之作,燕公揭以表署,才闻两语,已叹服于群众;“不见只今汾水上,惟有年年秋雁飞”,曾不终篇,遽增悲于时主,美岂在多哉!中联真奇秀而不朽。
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雁儿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于是托雁捎个信:烦劳雁儿飞过洛阳的时候,替自己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虽是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次北固山下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copyright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30198号-4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