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步出夏门行》的第一章。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观沧海是什么意思
《观沧海》的意思是:东行登上碣石山,观赏苍茫的海。海水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我很幸运,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全诗为: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
观沧海作者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观沧海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观沧海抒发了作者意欲建功立业、施展抱负;气势宏伟、雄心壮志;一揽天下、豪迈自信;积极进取、胸怀天下的思想感情。
一、建功立业、施展抱负的思想感情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一句通过诗人对波涛汹涌、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动描绘,读者仿佛看到了曹操奋发进取,立志统一国家的意欲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二、气势宏伟、雄心壮志的思想感情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两句写出了作者的气势宏伟、雄心壮志的胸怀和感情。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虽然是景物描写,但是作者以景衬情,实际上体现出了诗人内心真是的雄心壮志。
三、一揽天下、豪迈自信的思想感情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两句虽然也是写景,但是细细体会景物所传达出来的感情,我们就能知道作者所描绘的”周围树木葱茏,花草丰茂。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的壮阔景观,作者的内心积极无比,自信无比,感觉自己就是那丰茂的草和涌起的洪波,定会给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功绩。
四、积极进取、胸怀天下的思想感情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一句体现了诗人积极进取、胸怀天下的态度。作者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copyright © 2015-2025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30198号-4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