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敕勒歌是哪个朝代的民歌

敕勒歌是哪个朝代的民歌

2023-08-02 14:15 1031浏览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是哪个朝代的民歌

《敕勒歌》是北朝时期北方民族鲜卑族的一首著名古老民歌,所以它可以说是鲜卑族创作的。鲜卑族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游牧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敕勒歌》的作者不详,它是口头传承的民歌作品,最早记录于北朝北魏时期。北魏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一个朝代,公元386年至534年存在。《敕勒歌》是描写鲜卑族部落的生活、草原景色和战争等内容,反映了当时北方游牧民族的风貌和文化特点。

虽然《敕勒歌》的创作时间和作者无法确切确定,但它作为北方游牧民族的民歌,流传至今,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敕勒歌是什么意思

原文: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辽阔的敕勒大平原就在阴山脚下。天空像个巨大的帐篷,笼盖着整个原野。蔚蓝的天空一望无际,碧绿的原野茫茫不尽。一阵风吹过,牧草低伏,露出一群群正在吃草的牛羊。

这首民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敕勒川,阴山下”,诗歌一开头就以高亢的音调,吟咏出北方的自然特点,无遮无拦,高远辽阔。这简洁的六个字,格调雄阔宏放,透显出敕勒民族雄强有力的性格。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两句承上面的背景而来,极言画面之壮阔,天野之恢宏。同时,抓住了这一民族生活的最典型的特征,歌者以如椽之笔勾画了一幅北国风貌图。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天”、“野”两句承上,且描绘笔法上略有叠沓,蕴涵着咏叹抒情的情调。作者运用叠词的形式,极力突出天空之苍阔、辽远,原野之碧绿、无垠。这两句显现出游牧民族博大的胸襟、豪放的性格。“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最后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描绘出一幅殷实富足、其乐融融的景象。

敕勒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抒发了游牧民族骁勇善战、彪悍豪迈的思想感情。《敕勒歌》勾勒出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写敕勒人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境界开阔,音调雄壮,语言明白如话,艺术概括力极强。

《敕勒歌》在布局、结构、风格和表现手法上都有许多杰特之处。但这首诗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文学方面,它也是民族文化间互相影响、南北诗风互相融合的实例;也是中华境内各族从征战对抗走向和解交融的历史见证,是一元主体、多元格局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典型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