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秋风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秋风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3-08-18 16:18 1334浏览

《秋风引》此诗表面写秋风,实际却是在感叹自己的际遇,抒发了诗人孤独、思乡的思想感情。原文为: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风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羁旅之情和思归之心。

1、在古诗词中,秋风(或西风)是诗人笔下常用的意象。有哀伤,也有相思之意。也用来表达萧杀、悲愁、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凄凉、孤寂、愁绪悲伤,衬托一种悲凉的感情。

2、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并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3、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宋玉《九辩》开启了中国文人的悲愁传统。原因可能一是因为季节的更替,春天关联的是生长,而秋天关联的是凋零,春天之后是热烈的夏天,而秋天过后就是冬天了。

秋风引的作者是谁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后入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

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会昌二年(842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秋风引的创作背景

1、创作背景: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段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可能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有感而作此诗。

2、原文: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3、译文:秋风不知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一群群大雁。清早秋风来到庭中的树上,愁苦的孤客最先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