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齐王是谁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齐王是谁

2023-09-14 14:46 1367浏览

邹忌讽齐王纳谏时期的齐王是齐威王,田齐的第四代君主,前356到前320年在位。齐威王时期,齐威王和魏惠王在徐州会盟,承认对方王的称号,自此齐候变为齐王。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齐王是谁

齐威王(前378年-前320年),妫姓,田氏,名因齐,一名婴齐,齐桓公田午之子,战国时齐国国君。

齐威王初好淫乐,委政卿大夫,致朝政荒怠,诸侯并侵。后起而图治,赏罚分明。赏即墨大夫,烹阿大夫。先后任邹忌、田婴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虚心纳谏,国力渐强。继其父桓公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稷门外广置学馆,招揽文士,议论政治,倡导仁义,率诸侯朝周。齐威王七年(前350年),扩建长城。

齐威王十六年(前341年),大败魏军于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一说今河北大名东南),迫使魏惠王于齐威王二十三年(前334年)到徐州(今山东滕州东南)朝见,互尊为王。史称“徐州相王”。徐州相王之后,齐威王成了当时天下真正的霸主,齐国也“最强于诸侯”。齐威王三十六年(前320年),齐威王去世,死后葬于田齐王陵(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内)。

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其在位时期,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的问题,进行改革修治,严明法制、选贤任能,并能做到赏罚分明,因此齐国国力日渐强大。齐威王还进一步扩建了稷下学宫,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使得学术氛围浓厚。

当时,儒、道、名、法、墨、阴阳、小说、纵横、兵家等各学派聚集一堂,围绕礼法、王霸、义利等话题,展开辩论,相互吸收,共同发展,世称“百家争鸣”。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作者是谁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作者刘向是西汉时期的人。本文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

邹忌从家庭亲友间的微妙关系领悟到政治上的一番大道理,因而讽谏(劝说)齐王,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邹忌现身说法,类比真切,言幽默,形象生动。

文章叙述简洁,层次分明。塑造了邹忌这样有自知之明,善于思考,勇于进谏的贤士形象。又表现了齐威王知错能改,从谏如流的明君形象,和革除弊端,改良政治的迫切愿望和巨大决心。告诉读者:居上位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邹忌讽齐王纳谏的启示

邹忌讽齐王纳谏告诉我们的道理:居上者只有广开言路,采纳群言,虚心接受批评意见并积极加以改正才有可能成功。

这个故事明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人们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