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

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

2024-07-23 14:56 137浏览

"四面楚歌"是一个成语,出自我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故事,用来形容一个人或团体在困境中,四面受到敌对或不友好的包围和压力,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

四面楚歌的历史典故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荣县境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项羽部队。

经过几次激战,最终韩信使用十面埋伏的计策,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的不对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

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不多了,近乎是弹尽粮绝的局面。一天夜里,项羽正在睡觉,忽然听见四面传来歌声。仔细一听,竟然是四周围困他的军队在唱楚地的民歌。项羽是楚人,当然对这些民歌十分熟悉。

项羽十分吃惊,他心想,难道刘邦已经占领了楚地么?为什么他的部队里有这么多楚人呢?项羽顿时心生悲凉,感觉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喝酒,借酒消愁。

借着酒劲,项羽吟了一首诗,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说: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该怎样安排你!

项羽和虞姬一同唱和起这首诗歌,周围的侍从都非常难过,哭了起来。一曲唱毕,虞姬拔剑自刎。项羽英雄末路,带领800余名骑士突围,一路逃到乌江边,最终只剩下20余人。项羽自感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挥刀自刎于江边。

因为这个典故里面有项羽听见四周唱起楚歌,感觉悲凉,接着又兵败自杀的情节,所以后人就用“四面楚歌”这个成语,形容人们遭受各方面攻击或逼迫的人事环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是此,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谁

四面楚歌的主人公是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男,唐宋典籍记载为周王族诸侯国项国后代,项氏,名籍,字羽,泗水郡下相县人。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

四面楚歌是什么意思

【注音】sìmiànchǔgē

【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用四面楚歌怎么造句

1.他只有奋力冲上这座山峰,才有可能摆脱四面楚歌的困境。

2.大家听说他家破产了,讨债的人纷纷找上门来,顿时他家限入了四面楚歌之中。

3.就算你的个人能力再强,就算你的组织能力再好,但是在这四面楚歌的环境中,也会感到一阵寒意。

4.项羽四面楚歌,上演了一出霸王别姬的悲剧。

5.他身处逆境,四面楚歌,不知如何是好。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位君王到了四面楚歌的地步,确实已经没有任何前途可言了。

7.一个人做多了坏事,连亲人都不再帮他,真可谓是四面楚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