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

2024-03-14 16:20 220浏览

格物致知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探究事物原理,而从中获得智慧(或从中感悟到某种心得),这个词出自《礼记·大学》。格物致知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

格物致知【gé wù zhì zhī】:格:探讨;致:达到,获取。探讨事物的原理,总结为理性认知

成语用法:该成语结构为连动式;在句中作谓语;指研究事物原理而获得知识。

成语说明的是:无论做学问还是搞科研,只有深入实践、认真研究客观事物,才是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格物致知,就是在躬行践履中研究真理。学贵力行,行贵体悟,行而致知,知而促行,循序渐进,方能诚意正心,培育修齐治平品格,造就经世致用人才。

1.格物致知,便是要知得分明;诚意、正心、修身,便是要行得分明。宋·朱熹·《朱子语类·大学一》

2.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清·严复·《原强》

3.周瑛认为治心是纲领,但正心诚意本于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明心的途径,而格物致知是以承认理的客观性为前提的。《明代闽南四书学研究——以宗朱学派为中心》

格物致知的成语典故

成语“格物致知”最早出自《礼记·大学》:“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段话的意思是:只有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和研究,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有了真正的知识和智慧,才能有真诚的意念;有了真诚的意念,才能有端正的心思;有了端正的心思,才能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有了良好的品德修养,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才能使天下太平。

“物格而后知至”后演变为成语“格物致知”,“格”指探讨,“致”指达到,获取。该成语也被称作“致知格物”。

格物致知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致知格物:致:获得;致知:获得知识;格:推究;格物:推究事理。获得知识,推究事物的原理。

造句:朱子以为,只有在事事物物上求得一定理,才能止于至善,故需要下致知格物的工夫。

实事求是:实事: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求:探求,研究;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指依据事实探求古书真义。也指对问题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也指科学地研究客观事物的规律。

造句:我们在学习上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懂就问。

反义词: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领会要旨。后指只求懂个大概,不作深入推敲和理解。

造句:他对问题不求甚解,所以他的成绩一直无法提高。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的,完整的。把整个的枣子不加咀嚼就吞下肚去。比喻学习或理解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食而不化。

造句:有些道理必须深入思索,绝不能囫囵吞枣。

浅尝辄止:尝:尝试;辄:总是,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了。比喻做事不肯下功夫,稍稍从事一下便不再继续努力。

造句:我们提倡刻苦学习,深入研究,浅尝辄止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

格物致知的造句

1、不管是在学术研究还是在科学领域都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2、他秉持着格物致知的原则,不断实践和探索,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3、在我们学校,有根据“格物致知”命名的“格物楼”和“格致楼”,意在让我们多探究事物的道理,获得更多的知识。

4、“格物致知”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知识概念,被历代学者们重视、传承。

5、世间万物都有它的道理,格物致知,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去体会、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