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五言乐府诗。全诗共三句三十字,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游子吟全诗的意思
【原文】: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⑴游子: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吟:诗体名称。
⑵游子:指诗人自己,以及各个离乡的游子。
⑶临:将要。
⑷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⑸谁言:一作“难将”。言:说。寸草:小草。这里比喻子女。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子女的心意。
⑹报得:报答。三春晖: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合称三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子女。
【翻译】:
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
《游子吟》全诗赏析
全诗共六句三一字,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 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 尊敬。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三、 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儿女怎能报答这伟大的母爱?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游子对母亲发自肺腑的爱。
《游子吟》创作背景
《游子吟》写在溧阳。此诗题下孟郊自注:“迎母溧上作”,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结束了长年的漂泊流离生活,便将母亲接来住。诗人仕途失意,饱尝了世态炎凉,此时愈觉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
《游子吟》作者简介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人,祖籍山东平昌(今德州市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朝诗人,耿介拙率,不合流俗,人称“诗囚”。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
copyright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30198号-4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