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选定的古代散文选本。
《古文观止》作者简介
吴楚材(1655——1719):
吴楚材,名乘权,字子舆,号楚材,浙江山阴州山(今绍兴)人。幼受家教,勤奋好学。16岁时,患足疾,一病数年,仍手不释卷。疾愈,学问大进,在家设馆授徒。曾多次应考,但屡试不中。与侄吴调侯共同编成《古文观止》一书。
生平经历:
族伯吴兴祚时任福建巡抚,楚材24岁时投奔门下,受到器重,除公案书记之外,为其子伴读。兴祚谓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后吴兴祚为两广总督,随之同往广州。
人物评价:
据为《古文观止》作序的吴兴祚说“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调侯为人‘奇伟倜傥,敦尚气谊’。”
吴调侯:
吴调侯,为清朝康熙年间人,籍贯属绍兴府山阴县。与其叔吴楚材二人均饱览经典,皆不宜仕途而埋没民间;都长期从事私塾教学,因合编《古文观止》而留名后世。
《古文观止》的由来
清代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二人选编的 《古文观止》,是较好的古代散文选本。书名中“观止”一词原出自《左传》,其中襄公二十九年载:吴国的公子季札有一次在鲁国观乐,见舞“韶箾”者,称赞说:“观止矣!若有它乐,吾不敢请已。”意思是说:我已看到了最好的艺术了,假如还有别的音乐舞蹈,我也不敢再提出要看了。
以后便以“观止”赞扬所见事物尽善尽美, 无以复加。二吴编选古代散文书名曰“观止”,意思是说本书所选文章是精心挑选的,是尽善尽美的。
《古文观止》成书背景
《古文观止》编者吴楚才、吴调侯二人均是当时的乡村私塾先生,以课业授徒为生,学识丰富。《古文观止》之所以成为我国古典选编典籍中的经典,与二人所做选编工作密不可分。
他们选编此书的宗旨明确“杂选古文,原为初学者设也。”出于教师职业的敏感,选编更多的是考虑“适合做教材”。几百年来,这部书里的多篇文章反复出现在中学课本中,多是要背诵的。比如《郑伯克段于鄢传》《曹刿论战》《捕蛇者说》《五人墓碑记》《陋室铭》等,如今依旧耳熟能详。
《古文观止》所收文章均为脍炙人口的作品,问世之后,经过数百年的时间检验,直到现在影响经久不衰。
copyright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30198号-4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