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纸上谈兵比喻什么样的人

纸上谈兵比喻什么样的人

2023-05-24 17:56 1883浏览

纸上谈兵的意思

【成语性质】贬义词。

【近义词】坐而论道、华而不实、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夸夸其谈、秀而不实、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反义词】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兢兢业业

【歇后语】军事论文;讲武堂里学打仗

成语用法:纸上谈兵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

成语辨析:夸夸其谈与“纸上谈兵”、“高谈阔论”;都有“不切实际;空谈”的意思。不同在于:“纸上谈兵”偏重在空谈阔论;“夸夸其谈”和“高谈阔论”偏重在“谈”和“论”。

纸上谈兵比喻什么样的人

纸上谈兵原意是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不知道变通,后来比喻那些只会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人。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纸上谈兵的典故

纸上谈兵是一个成语,拼音是zhǐ shàng tán bīng。《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成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贸然进攻,结果被秦军打败。

《史记》为西汉司马迁所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

“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纸上谈兵的成语造句

虽然几家领军企业也曾不止一次坐论行业标准的制定,终是纸上谈兵。

新的时代要是不努力解放人的创造力,我看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对于老张来说,如果在10年前,出国过新年无异于纸上谈兵,而10年后的今天,在外企工作的儿子终于让老张美梦成真。

而那以后的兰州摇滚给我们的感觉一直是轻飘飘的——无所用心的散漫和虚荣心的满足左右了一切,而力量和呐喊来自卷帙上,乐评人颜峻的独角戏成了一种文字依仗,成了代表兰州摇滚的思想结构和音乐理念,成了那个阶段兰州摇滚的”纸上谈兵“。

离开土地农业而言乡村,实在是一句滑稽的话;离开乡村而言乡村教育,更完全是纸上谈兵。

比起一些有才又有经验的导演,虽各方面条件都好,却往往纸上谈兵,我是很钦佩祖慧的勇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