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谁终结了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

谁终结了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

2023-06-01 16:17 579浏览

儒学大师董仲舒终结了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

为什么董仲舒可以终结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

一、适应汉武帝北伐匈奴的雄心

自西汉立国以来,对北方匈奴的政策都是防御以及招抚,无论是汉初还是文景时期,都不愿北伐。汉高祖曾北伐匈奴,却大败而归。匈奴王甚至曾向吕雉求婚说:反正你们的皇帝已经死了,不如嫁给我(刘邦崩后,西汉前后少帝在位吕雉掌政时期)。

国内哗然,多位将军大臣上奏请求出击匈奴。而吕雉出于西汉国弱的情况选择了隐忍。她回复匈奴王说:“妾身年老色衰,不适再嫁。”吕雉之后,西汉采取的“无为治国”策略不仅改变了西汉的经济面貌,也改变了大臣们的心态。大臣们不愿再起刀兵,对年轻气盛的汉武帝形成了极大的压制,其中的代表就是窦漪房。

窦太后崩后,汉武帝意识到道家这种“无为”是最大的阻力,而儒家与自己的理念相合,便于北伐。因此将儒家代以道家成为西汉的治国之道。

二、“天人三策”,并非单纯的儒家思想

董仲舒献“天人三策”,汉武帝非常高兴。这“天人三策”其实并非单纯的儒家理念与哲学。按现在的标准介绍语术来讲,《天人三策》是以传统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再结合“黄老”与百家思想的精华,整合成为一项新的、具有神学倾向的思想体系,即新儒学。

这种“新儒学”在形式以及教育上仍然采纳了孔孟的主张,但将原本适用于治国之道的道家思想也糅合进去。也就是说,现在的儒学从过去的侧重于注重个人修养到家国平齐有了十分的进步。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汉武帝通过这种新儒学把“以战止战,战之可矣”的思想根植入民众与大臣的思想之中,从而能够获得臣民对汉武帝北伐计划的支持。

即便是大臣们仍然守旧不改,汉武帝也可以以“民为先”这种方法达到目的。这么说来好像某一方是邪恶某一方是正义的一般,实际上这只是两个不同思想的碰撞而已。

而汉武帝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过是帮助自己的思想推广从而获得优势罢了。实际上,道家的没落是必然的。即使没有董仲舒,也会有杨仲舒、白仲舒。

没有“天人三策”,也会有“地人三策”、“天地三策”。没有新儒学,也会有新法学、新农学。总之,儒家的崛起是因为它契合了当时的皇帝的思想。

董仲舒的人物简介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广川大董故庄村)人,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

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