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

2023-06-02 09:45 563浏览

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节为什么要用吃粽子纪念屈原

因为屈原跳河而亡,楚国的百姓十分悲痛。渔夫就上船去江案上打劳,希望能捞上真身。而江边的百姓就将带来的食物扔进汩罗河,希望河里的鱼、蟹、虾、能不要啃食屈原的身体。

许多人效仿,有位老医师想到或许会有蛟、龙、等兽类存在,又倒了雄黄酒进河。这个举动提醒了人们,饭团会不会也被蛟龙所吃。就想到了用楝树叶包看饭团,再用彩丝绑紧,最后发展成了现在的粽子。

屈原的人物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楚国人(今湖北省秭归县,一说湖北荆州纪南)。自称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其先祖屈瑕受楚武王封于屈地,因以屈为氏。

屈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且有楚国第一诗人的美称,任三闾大夫,常与楚怀王商议国事,主张楚国齐国联合,共同抗衡秦国,多次反对楚怀王与秦国交好的举动。

在秦昭王扣留楚怀王之后,屈原继续辅佐楚顷襄王。楚顷襄王六年(前293年)楚顷襄王谋划再与秦国讲和。屈原斥责楚顷襄王和子兰,楚顷襄王大怒,屈原被驱除出楚国都郢都,被流放于更偏远的江南地区,历时十八年。

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屈原自沉于汨罗江。后世端午节吃粽子即是为纪念屈原。

屈原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

其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1953年是屈原逝世2230周年,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

公元前278年,在农历的五月初五,秦国大将白起,率兵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后(安徽省寿县)。

屈原得知消息后,悲愤交加,写下绝笔作之作《怀沙》,然后带着对国家的怀念和悲痛,自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后世同样忠诚爱国的百姓,缅怀爱国诗人屈原,为了不让水里的鱼虾吃掉他的身体,于是纷纷把糯米、咸蛋、肉类等各种食材抛入江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演变,逐渐变成了在端午节这一天把这些食材包成粽子食用,以此来来纪念屈原。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纪念屈原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