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边塞诗代表诗人

边塞诗代表诗人

2023-06-18 16:43 469浏览

边塞诗代表诗人有王昌龄、王翰、王之换、岑参、高适、李益等。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边塞诗人高适

高适,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蔺(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传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本赠礼部尚书,益号忠。

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岁”,与岁参、王昌龄、王之换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边塞诗人岑参

岁参,荆州江陵人,一说南阳人,后徒居江陵,唐代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岁”。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未年封常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任封常清幕府判言。

唐代宗时,曾任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故世称“岁嘉州”;后约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六岁。

边塞诗人王昌龄

王昌龄,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王昌龄早年贪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祀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未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诱滴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间丘晓所杀。

边塞诗人王之涣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蓟门人,一说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王之涣早年由并州(山西太原)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

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