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水利工程宝瓶口的作用是节制水流,清清内江水通过这里流入密如蛛网的渠道系统。宝瓶口同飞沙堰配合具有节制水流大小的功用,是控制内江进水量的关键。
内江水流经过宝瓶口流入,灌溉成都平原的大片农田;在洪水期间,内江水位提升高过飞沙堰,洪水就进入外江流走,再加上宝瓶口对水流的约束,达到了防洪的作用。
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沿大小各支引水渠不断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上一千余万亩农田。
宝瓶口,是指起“节制闸”的作用的河口,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在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人工开凿的一个口子,因它形似瓶口且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把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叫“离堆”。
宝瓶口是湔山(今名灌口山、玉垒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因它形似瓶口而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留在宝瓶口右边的山丘,因与其山体相离,故名离堆。离堆在开凿宝瓶口以前,是湔山虎头岩的一部分。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记录
《史记》说:“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食其利。”《宋史》有“则盈一尺,至十而止;水及六则、流始足用。”《元史》有“以尺画之、比十有一。水及其九,其民喜,过则忧,没有则困”的记载。
内江水流进宝瓶口后,通过干渠经仰天窝节制闸,把江水一分为二。再经蒲柏、走江闸二分为四,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倾斜,一分再分,形成自流灌溉渠系,灌溉成都平原。及绵阳、射洪、简阳、资阳、仁寿、青神等市县近一万平方公里,一千余万亩农田。离堆上有祭祀李冰的神庙伏龙观。
李冰父子率领民众,仅开凿宝瓶口工程,就用了整整8年时间。在没有炸药、没有电钻、甚至连钢钎都没有的战国末年,用大火烧红岩石,再用来自岷江上游的雪山之水泼浇巨石,用冰火相激的自然之法,使坚硬的岩石纷纷断裂。
这让我们不仅惊叹古代先人以无比的坚韧战胜了这旷世艰难,更惊叹他们两千多年前自然科学观的智慧高度。
都江堰水利工程宝瓶口介绍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三大主体工程叫宝瓶口,宝瓶口是玉垒山下虎头岩上人工开凿的一小段河道,因它的功能类似于瓶口控制水量的作用,故名宝瓶口,它是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
为了在山体上打通这样一条河道,传说当年工匠们也是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先用火烧山体,再把冰冷的江水浇在山体上,一冷一热,山体崩裂,利用了热胀冷缩原理,开凿起来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宝瓶口打通后,使得一座小山丘,与其母体分离,山丘故名离堆。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三个主体工程,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在洪水期,内江水位升高,一旦高过飞沙堰,洪水就泄洪流入外江,再加上宝瓶口仅长40米,底宽17米,这样窄小的设计,能对水流起到约束控制的作用,多的水都通过飞沙堰流走了,以此达到了防洪的作用。
内江水流出宝瓶口后,开始分水,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八分十六,以此类推,在成都平原顺应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沿大小引水渠不断分流,形成自流灌溉渠系,就这样灌溉了成都平原一千余万亩农田。造就了“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
都江堰水利工程地处青城山下,青城山是道教发源地,道教追求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都江堰水利工程就完美的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千百年来滋润养育了这一方人民,所以,都江堰和青城山一起,是我们的“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copyright © 2015-2024 All Right Reserved 中学生必备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30198号-47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及网友投稿,如果您发现不合适的内容,请联系我们进行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