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知识  >  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2023-09-23 17:36 865浏览

电解质导电的原因:首先是因为电解质本身具有离子或者有可能产生离子的分子结构。如盐和强碱等离子化合物以及硫酸,醋酸等酸类和氨水等弱碱类物质都具有这样的结构。另外电解质具有促进产生自由移动离子的条件。例如溶解于水,或加热熔化。

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1、离子浓度,相同条件下离子浓度大的导电能力强。

2、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离子电荷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3、电解质强弱,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大于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4、溶液的温度,温度越高,导电能力越强。

5、电解质的类型,相同条件下,电解质的类型不同,导电能力也不同。例如,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的导电能力不同,溶液的导电能力弱,不能说明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小,即使是强电解质的水溶液,如果其中离子浓度很小,导电能力也很弱的。

从本质上讲,溶液的导电能力即是溶液中的电荷通量。所谓电荷通量,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电荷量。电荷当然不可能凭空存在,而是需要以物质作为依托存在于物质中。这种在物质中承载电荷的粒子,我们称之为载流子,十分直白。

电解质是如何导电的

由于它们导电的结果引起物质的电解分离,所以它们的导电也叫电解导电。与金属的自由电子导电不同,电解质的导电是在外电场作用下,带电离子运动形成的,所以电解导电是离子导电。

例如二氯化镍溶于水中时,就分解为带正电荷的镍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镍离子是由镍原子失去两个最外层电子形成的,而氯离子则是由氯原子最外层获得一个电子形成的。

这样,在二氯化镍水溶液中插入两个金属棒并与电源的正负极接通后,带电的正、负离子就要分别向两个金属棒运动。

氯负离子流向与电源正极相连的金属棒,并把所获得的电子交给该金属棒而恢复成氯原子;两个氯原子结合成氯分子,并以气泡形式冒出。

镍的正离子则流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金属棒,并从该金属棒获得两个电子而恢复成镍原子淀积在棒上。于是由电源、导线、金属棒和二氯化镍水溶液组成的整个回路中就有电流通过。

电解质导电相关例题及解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电解质的导电过程是化学变化,而金属的导电是物理变化

B、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就是电解质被电解的过程

C、电解质在任何条件下均可以导电

D、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中一定有新物质生成

答案:C。

解析:电解质导电的过程就是被电解的过程,在电解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金属导电是靠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电解质要导电只有在电离的条件下,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时才能导电,所以C项错误。